卡脖子只在机器人硬件?软件平台更需奋起直追
近几年,无论技术进步多少,机器人卡脖子的问题始终是用户关注甚至质疑的话题,随着问题深入,创业投资机构的目光开始投向卡脖子技术,然而硬件方面,尤其是体量较大工业机器人,在硬件上已有自己的体系,于是软件层面的核心问题,成为了现阶段的发展关键之一。
软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设计领域、工业领域薄弱的一环,对工业领域来说,工业软件更是赋予“灵魂”的存在。
国产工业软件,势在必行
按照应用环节,工业软件一般分为研发类设计类软件、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软件、业务管理类软件等。
当前,工业软件领域出现了巨头垄断的趋势,在研发设计类软件领域,达索、西门子、欧特克等巨头占据技术和市场优势。在生产控制软件领域,西门子保持在行业前列。而在信息管理类软件领域,SAP、Oracle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的工业软件市场,也几乎被国外工业软件巨头企业垄断,过去几十年来,诸如国内CAD和CAE等核心工业基础软件,一直被国外品牌把控,国产工业软件长期缺位。根据工信部2020年曾发布的数据称,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的28.1%,而工业软件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7%。
近几年,随着贸易摩擦、技术战加剧,工业软件作为核心技术,重要性尤为凸显,工业软件国产化正在被越来越重视。
打开市场,困难重重
2021年3月11日,一家涉及工业软件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150.5元/股,上市后持续上涨,2021年8月3日涨至高点665.96元,当时总市值一度突破400亿。
然而高点之后一个月开始出现整体下跌态势,到今年4月18日,股价最低下探至180.36元,创上市以来新低,与最高点相比,累计跌幅超过了70%。
软件股市的下跌,恰好反映出市场热情过后的冷静思考,更是国内工业软件的不足之处:由于长期依赖国外产品,中国的工业软件先天存在技术不足的劣势,在超大图纸效率、API接口完备度、生态系统落后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使用效率。
值得令人振奋的是,许多机器人厂家已经意识到软件平台的重要作用,以海康机器人、极智嘉、灵动等移动机器人为例,在成立之初就将软件作为重要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国产机器人对软件的重视程度,加上天智航、微创机器人等医疗机器人走入应用,更进一步突出了软件对硬件产品的加持能力。
毕竟,一个高水平的工业软件平台,可以让合作伙伴更便捷地开发机器人,更快速地定制客制化的系统业务,更好地服务终端用户。
总之,机器人始终需要软硬件配合得宜,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这当然需要以硬件为基石,但软科技也是核心,软硬件结合才能赋予机器人双核能力。对企业来说,关注软件平台的研发已经成为相当明显的优势,在未来加大研发和技术投入,将AI、5G等前沿技术引入产品当中,开发更灵活、更多变的软件,才能真正赋予机器人更多的智慧,也更为自身和国际竞争增添实力。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