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个样子的机器人才是你心中的机器人?
赛博文化向现实渗透
赛博文化,是一种对人类未来高科技的幻想,以及高度机械文明的反思。而颇具赛博风的人形机器人,正从赛博风的小说,融进人类的社会。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小米CEO雷军就未来“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时提出,未来应当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曾公开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和人类的比例将会超过1:1;工信部在三月初也提出了加快布局人性机器人产业的计划......总总迹象表明,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电影小说里炫技的噱头,而是逐渐被人所改造成好帮手。
为什么是“人形”?
人形机器人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名为“Televox”人形机器人,人类第一次开启人形机器人研发。而在图灵测试都还未被提及的1939年,在纽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一台名为Elektro的机器人已经能幽默地进行自我介绍。但因商用利用价值不高、造价昂贵等种种原因,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一度停滞。近年来得益于AI的发展,人形机器人才重新回到了我们视野。
为什么机器人要做成人形?人们创造机器人初衷,是让它们帮助人类完成重复、枯燥以及危险的工作。正如机器人的名字robot,原意为“奴隶、苦力”。这就意味着机器人需要使用人类使用的物品,适应人类的环境,按照人类的思路解决问题等。
而人形则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具有和人类更高的兼容性。再者人的身体是一个奇妙的组织,仿生学的研究也是人类一直探讨的问题。仿生能让机器人更好地发挥人本身的特点,也让机器人处理事情的逻辑更接近于人类,大大提高了辅助的效率。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并不广泛。工业机器人更倾向于使用机械臂的形式,虽然仿造人类的手臂,更好地使用人类物品,充其量是仿生机器人。而服务机器人的商用产品更倾向于交互和行动功能的堆积,并不追求设计成人形从而提高兼容性。而在国外,如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基本具备和人一样的行动和感知能力,能熟练使用人类物品和适应人类生活环境,可应用于危险性较强的工作。如危险区域的消防这类的工作,使用人形机器人将会大大降低救援的伤亡,也可以到达人类很难到达的危险区域进行工作。而特斯拉的机器人甚至可以在工厂生产和自己一样的机器人,但与此同时,机器人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如果这种人形机器人被应用在战争,将意味着人类会被拖进恐怖的泥潭中......
当幻想已经走进生活
总而言之,曾经存在幻想中的赛博朋克,正迈入我们生活。而科技这把双刃剑,也正向我们挥舞着。人形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迎来爆炸式的增长,但与之而来的伦理、管理等问题也值得全世界达成共同协定,保卫每个人的安全。我们拥抱科技的变化,期待人形机器人来到我们生活帮助我们,但同时更关心一系列的信息安全、人身安全等问题。只有当消费者得到了保障,人形机器人才会成为消费品。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12月12日火热报名中>>>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即日-0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