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130克灵巧手可抓取100公斤物品!
对于制造和装配等行业而言,拾取和放置对于各种机器人应用至关重要,传统机器人夹具通常由坚硬的材料制成,限制了它们在处理易碎物体或需要灵活性的任务中的应用。
近日,韩国科学技术院(KIST)和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研究团队受编织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抓取方法,可显着提高有效负载能力,同时保持柔软且灵活的材料的使用。
这种软质夹具采用薄PET塑料、硅胶等柔软且灵活的材料,夹具的设计采用的是条带缠绕并展开成编织结构,这种编织技术类似于将线紧密编织在一起,形成坚固的织物,这种方法已经在纺织品、箱包和服装等领域应用了数个世纪。
与传统的刚性材料夹具不同,这种柔性夹具更加灵活、安全,使用编织结构的夹具自重仅仅130克,但却可以抓取超过100公斤的物体,抓取重量接近自重的1000倍!这大大提高了夹具的举重能力,相同自重的传统夹具可抓取的重量不足新夹具的1/5。
这项突破技术不仅提供了卓越的负载能力,还可以以极低的成本生产该夹具。柔软的夹具采用薄PET塑料等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每单位成本仅仅数千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并且制造工艺简单,只需紧固塑料条即可制造,制造过程可在10分钟以内完成,更易于更换和维护,因此该工艺效率优异,大规模装备的可行性较强。
除了研究团队使用的主要材料PET之外,夹具还可以由橡胶和具有弹性的化合物等各种材料制成,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使用特定环境下的夹具。同时,使用编织结构的夹具让不规则的物品也能被牢牢抓取,增加了灵巧手的使用场景。
研究团队的宋佳熙博士表示:“由韩国科学技术院和韩国科学技术院开发的编织结构夹具具备软质机器人的灵活性,同时可以处理重物,可以制造多种尺寸,从硬币到汽车,并且可以抓取各种形状和重量的物体,从薄卡片到鲜花,因此有望应用于工业、物流和家庭等各个领域,特别是需要柔软夹具的地方。”
柔性灵巧手已解决了传统灵巧手遭遇的刚性限制和高昂成本等问题,将负载重量再次提升一个高度,但机器人抓取系统的未来仍需要具备触觉感知能力,将柔性传感器加入柔性灵巧手中或是这款编织结构夹具下一步发展方向。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独家深度】2025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调研
- 2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3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4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5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6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7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8 纤尘不染|新时达众为兴洁净型SCARA机器人新品重磅发布
- 9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10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