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两部联发重量级指导文件!这次是它

近日,应急管理部和工业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这是我国首次针对应急机器人发展做出专门部署,并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应急机器人技术大幅提升、建成一批应用示范基地并逐步完善生态、实战应用及支撑水平全面提升等目标,标志着我国应急机器人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发展前景广阔

应急机器人是执行监测预警、搜索救援、通信指挥、后勤保障等任务的智能机器系统,可替代或部分替代人工进行作业,其实际应用落地能大大提高应急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

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防灾减灾和救灾三个阶段,当前或灾害发生后,应急机器人可发挥“最后一道关口”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救援效率。我国每年都面临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威胁,再叠加安全生产事故高发的现状,亟需依靠应急机器人提升应急管理的专业化响应能力。

以消防领域为例,高层建筑火灾、地下空间火灾以及危险化学品火灾等,都是高风险的复杂火场,传统人工救援存在明显困难。如若配备救援机器人,深入火场开展侦察、扑救、避险等作业,则能大幅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核心技术亟待攻关

尽管应急机器人潜力可观,但我国在这一细分领域,无论是高端装备还是核心技术等难关都尚待攻克,需要持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突破一批基础共性技术。

《指导意见》明确要从抗恶劣环境能力、提高机器人载荷功能及模块化水平、提升机器人控制及智能化水平等重点领域进行研发和突破。这是当前应急机器人的“短板”,也是应急机器人实现强大应用能力的关键所在。

以扛恶劣环境能力来说,针对洪涝、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器人都急需提升适应户外复杂环境的能力,而地震救援机器人则需要适应倒塌废墟的狭小空间,这些都考验着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技术。

而提高载荷功能则需要实现机器人的多功能集成,若想要同时搭载环境探测、目标识别、物资运输等不同类型的模块,对机器人的承重能力和控制系统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此外,应急机器人大多需要面对多样、复杂的环境,实现自主路径规划、协同作业等能力都需要机器人具备更高的决策与协调能力。

结语

想要实现从需求、到研发、再到应用的端到端发展,政策保障是关键。

《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大对应急机器人的政策支持,并加强政策创新和协同融合,将在科研经费、产业扶持、推广应用、标准规范等方面出台股利政策,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其发布为中国应急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纲领。

展望未来,随着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推进,应急机器人必将实现大跨步发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拥有一批自主研发的高端应急机器人产品,在防汛抢险、森林火灾、城市消防、地震救援等领域实现落地应用,形成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应急机器人装备群。

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机器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