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节卡获6000万元A+轮融资
日前,协作机器人厂家节卡机器人完成了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方广资本独立完成投资。节卡机器人方面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提高产品市场供给,扩大市场渠道。
拓斯达拟1.2亿收购野田智能
3月6日,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拓斯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1.2亿元收购野田智能80%股权,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将持有野田智能 100%股权,野田智能也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春耕在即 四大市场趋势正孕育无人机新希望
乘“两会”春风,是各行各业关切自身发展的最佳时间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观察行业发展的新动力、新趋势与新机遇,有一种处江湖之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海尔携手软银机器人进入服务机器人领域
3月7日消息,昨日,海尔与软银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联手从软银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Pepper”切入,率先在智慧门店和智慧家庭领域落地,不断开拓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
科大智能AI项目获得5535万元国家资金补助
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高端机器人智能生产基地项目”被列入“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该项目将获得5,535万元的国家资金补助。
机器人如何影响就业率?
从2013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增长率就已经全世界最高。2010年到2015年间,全世界制造业机器人的密度增长了32%,而中国则增长了230%,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提升人工智能的研发 我国AI已超越美国
虽然现如今有很多行业人士对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从专业视角进行分析,一些这方面的调研报告也时常见诸报端,但真的很难对这件事去进行量化分析。
2018年人工智能还有哪些新趋势?
近日,CBInsights发布报告《2018人工智能趋势展望》(Top AI Trends To Watch In 2018),提出了13项2018年人工智能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基于这份报告的内容,根据部分具有前瞻性的洞察和观点进行解读,并配合实际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
中国AI人才缺口有多大,教育部课标要求高中学AI
人工智能的发展自然离不开AI人才,对此,各国更是将视野转向K12(6-18岁青少年)阶段的AI教育。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吸金额”超过美国
美国CB风险投资公司发布的《2018年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股权融资额占全球总量的48%,高出美国10个百分点。
2017,自动驾驶走到了哪?
毋庸置疑,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科技和汽车企业一致认同的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为了铺占市场,各大公司都不愿意在此领域丢失机会,所有多多少少都有涉水自动驾驶产业。
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全球生产自动化加速
按地区划分,欧洲平均机器人密度为99台,美洲为84台,亚洲为63台,除美洲平均密度下降2台之外,欧洲增长7台,亚洲增长6台,5年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增长了27.6%,欧洲、美洲、亚洲分别增长了23.6%、23.5%、34%,全球增长动能主要来自亚洲。
MiR不断完善分销网络 赢得中国首笔大单
丹麦营业额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制造商及全球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领导者Mobile Industrial Robots(MiR)5日宣布通过蓓安科仪公司赢得在华首笔大订单(50台移动机器人)。
“空中的士”公司Joby Aviation融资1亿美元
航空初创公司Joby Aviation近日宣布融资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英特尔、丰田和捷蓝航空的风险投资部门。这笔钱将为该公司空中的士原型的发展提供帮助。据悉,Joby已经在加州北部的私人机场进行了试飞。
今后我们也该关注工业机器人的出口了
根据OFweek行业研究中心跟踪的最新数据,2017年全年我国进口工业机器人超过84000套,创历史新高,较2016年增加将近32000套,较2014年次高增加将近20000套。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的大幅增加,侧面反应了中国市场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爆发。
【OFweek 资本观察】新市值五百强出炉,“AT”超整个工业,只有这八家给智能制造一丝慰藉!
肩负智能制造中国梦的工业整体只有5.87万亿市值,如果单独将“智造”拿出来说事,似乎还没有做梦的硬气。
ACTLab:高精度协作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重点投资方向
2018年,ACT Lab主力的投资方向会聚焦在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协作机器人,以及相关的核心零部件及控制系统(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感知系统(3D视觉系统、触觉感知触觉反馈、末端执行器灵巧手)等等。加速工业机器产业人深入发展与应用是ACT Lab的核心使命。
产业链自动化与智能化大势倒逼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当前,制造型企业若不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势必无法适应逐渐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产业链,从而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长远来看,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及劳动力成本的升高,打造智慧型工厂是未来产业升级和进步的必由之路。
工业机器人产业高度依赖补贴输血
国产机器人企业要健康发展,在先天技术薄弱的前提下,离不开政府的补贴与扶持,但是同时,企业也必须扎扎实实掌握相关技术,实现对国外机器人技术的追赶,从依赖政府补贴输血转向依靠自身造血。
资讯订阅
- 限时免费下载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立即下载 >>>
- 即日-2025.8.1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立即下载>>
- 精彩回顾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查看回顾
-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2024-09-14
-
2024AI大模型推动新一代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2024-09-14
-
自主研发国产高精度光纤涂覆机(丙烯酸酯类)及全套相关附属产品(耗材、配件
2024-06-26
-
2024机器人行业创新发展应用蓝皮书
2024-04-24
-
2023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
2023-08-26
-
金属非金属机器人浮动去毛刺主轴SycoTec品牌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