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
-
受自然界启发,科学家研究出新款机器人软抓手
软机器人夹具可以极大地提高许多领域的生产力,然而,现有的设计过于复杂且昂贵,国外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 ROSE,这是一种新颖的拥抱式软抓手,其灵感来自于玫瑰花的盛开和闭合,ROSE具有令人惊讶的简单、廉价和可扩展的设计,即使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和条件下,它也可以拾取多种物体而不损坏它们
-
我科学家研制出新型微型软体攀爬机器人
近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开发了具有构型可定制和刚度可主动调节能力的三维电驱动软驱动器,并基于此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多步态微型软体机器人
软体攀爬机器人 2022-12-07 -
灵感来自魔鬼鱼 科学家开发出迄今为止最快游泳机器人
近日,受到魔鬼鱼的启发,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节能的软体机器人,它的游泳速度比之前的游泳软体机器人快四倍以上。
游泳机器人 2022-11-21 -
游速超体长4倍,科学家通过仿生学研发游泳机器人
近期的《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受魔鬼鱼的启发,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工程师已经开发出一种节能的机器人,称为“蝴蝶机器人“。速度可以到每秒3.74个体长。受魔鬼鱼快速高校的游泳方式的启
游泳机器人 2022-11-21 -
恐怖谷效应拉满,科学家为机器人“画皮”成功
近日,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建立了一种组织塑膜方法,在机器人手指上无缝覆盖类人皮肤,还使其具有防水和自愈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质》杂志上。
机器人技术 2022-06-10 -
热烈祝贺阿童木机器人首席科学家黄田教授获“IFToMM Honorary Member”荣誉
前言热烈祝贺阿童木机器人首席科学家黄田教授获“IFToMM Honorary Member”荣誉。近日,阿童木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教授黄田先生获授“IFToMM Honorary Member”荣誉
-
加工精度14nm:中国科学家用蜘蛛丝造出纳米机器人
中国科学家的又一成果登上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据新华社官微报道,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陶虎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夏小霞、钱志刚合作,用基因重组的蜘蛛丝蛋白3D打印出纳米机器人,加工精度达到14纳米,这一技术有望用于智能仿生感知、药物递送纳米机器人等领域
-
科学家研发出机械骨骼:可通过神经自由控制
相信不少网友都看过美国漫威电影工作室出品的《钢铁侠》电影,主人公的高科技战斗装甲让人映像深刻。而在现实世界科学家也研发了一种机械骨骼,虽不能像钢铁侠战衣那般强大,但已经能够让人自由控制了。据外媒报道,
-
-
科学家提出新型混合系统,可显著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
当前,大多数可移动机器人的功能都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对它们而言,要想足够智能地完成某些工作依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为机器人设计一种类似“人脑”的大脑结构,来提升其智能化程度,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
科学家研发出磁驱动高速软体机器人:会行走、悬浮、捉苍蝇
据国内媒体报道,《通讯-材料》最新发表了一篇技术研发成果论文,研究人员已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磁驱动高速软体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行走、游泳、漂浮和捕捉活体苍蝇。这种机器人外形如同纸张,可以做到薄如蝉翼
-
-
MIT科学家最新研发紫外线机器人以用于空间自动消毒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短波紫外线(UVC)机器人,能够让共享空间保持冠状病毒或是其他病原体零污染状态。
-
移动得更快!科学家设计出充满咖啡渣的足式机器人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足式机器人的主要用途之一是探索灾难现场。不过,在这些废墟上行走时,需要它们快速移动且不会摔倒。这就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们新设计出装满咖啡渣的足式机器人的原因。这款足式机器人的每只脚都是由一个柔软的乳胶球组成,里面装满了松散的干咖啡渣
-
连信科技联合余杭区卫健局推出医护版心理服务机器人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健康局和心理卫生协会上线医护版智能心理服务机器人,为一线战疫人员释放心理压力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截至目前,该心理服务机器人注册人数近600个,互动和测评人数已超过800人次。
-
科学家使用神经网络改变步行机器人NeuroPod的步态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昆虫会在不同的步态之间快速转换,以应对外界刺激。科学家们现在创造了一个小型机器人,利用集成的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做同样的事情--这项技术最终可能会被用于性能更好的假肢。这款3D打印的六足机器人被称为NeuroPod,由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开发
-
心理咨询用上高科技,连信科技联合余杭区卫健局推出医护版心理健康服务机器人
“经常接触高危人群,自己会不会有感染的风险?”“从年前开始就一直在一线,家里人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每天工作压力都这么大,感到好焦虑呀...”虽然国内新冠疫情正在逐渐好转,但一线工作人员的压力释放一直缺少途径
-
“就像你再次拥有了一只手”:超精密的心理控制假肢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这次研发了一个最像真手的假肢,为截肢者在控制假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从手臂神经中提取出微弱的潜在信号,并将其放大,从而实现对机器人手的实时、直观、手指级的控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
BBC官宣了:英国科学家用中国无人机制定抗疫方案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4日报道,位于英国什罗普郡的哈珀?亚当斯大学 (Harper Adams University) 正在与科学家共同合作,制定无人机技术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解决方案。该大学多年来致力于无人机农业应用的前沿研究,探索如何使用无人机高效安全地喷洒农作物
-
养老、问诊、心理咨询,和聊天机器人聊聊未来医疗
?近期,JMIR上的一项研究论文,对美国100位执业医师关于医疗保健聊天机器人的看法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聊天机器人在医患领域应用的价值、挑战和风险
-
Youper完成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开发可调节心理健康的聊天机器人
美国当地时间6月18日,人工智能公司Youper宣布完成3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融资所得将用于加速开发该公司旗下的AI聊天机器人,并扩大其用户群体。据悉,本轮融资由Goodwater Capita独家领投。
-
阿尔法狗打败了人类棋手 “阿尔法折叠”们成了科学家助手
人工智能学会下围棋、冲咖啡、打乒乓球就已赚足人气,干嘛要做协助确定糖尿病分型这种深奥的事情呢?因为,科学家需要它们。
-
科学家开发软Q水母机器人 让这些小可爱守护珊瑚礁海域
为打造大海的小小守卫,科学家们师法柔软的水母,制作出一只软Q机器人,它们富有弹性的身躯,适合在脆弱的珊瑚礁间穿梭,担负监控环境的任务,而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
-
耗资260万欧元的前列腺手术机器人被禁止 科学家创造基因编辑婴儿
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医院幸运地拥有爱尔兰唯一的双控制台da Vinci Xi手术机器人,但不幸的是,它被禁止用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机器人是一台操作机器,具有你在游戏厅中看到的东西的外观。
-
AI顶级专家史建波正式加盟 首席科学家助力驭势科技持续领跑自动驾驶
2018年11月22日,驭势科技官方宣布,人工智能顶级专家Jianbo Shi史建波正式加盟驭势科技,担任首席科学家一职,并负责驭势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建设。
-
百度研究院迎来9位世界级AI科学家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百度研究院在美国硅谷召开会议,宣布百度研究院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宣布在2018年陆续迎来9位世界级科学家。
-
新华社发布世界首位虚拟新闻记者 澳洲科学家计划使用机器人重建大堡礁
中国新华社的英语“人工智能”主播在中国浙江省乌镇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亮相,该大会于周三开始,一直持续到周五。乍一看,该机器人主播似乎是一个普通的男人,具有真人的声音,面部表情和动作。
-
科学家开发可“钻”入眼睛的纳米机器人 俄罗斯欲建造机器人月球基地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纳米级机器人,可以“钻入”眼睛组织而不会损坏它。机器人的形状像一个螺旋桨,只有500纳米宽,覆盖着不粘涂层,使其能够穿过眼睛的致密组织并自由移动。
-
德国科学家研发软体机器人 通过磁场控制其行动
近日,德国马普研究所研制出一种用磁场控制的软体机器人,其在磁场操纵下,它能爬行、打滚、跳跃,能迅速收缩以抓住滚过的小球。
-
德国科学家研发机器人手臂 可自动为电动汽车充电
据外媒报道,德国格拉茨技术大学的科学家与行业合作伙伴合作,研发出一个由机器人控制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装置。该装置的特殊之处在于,可允许不同停车位置的车辆串联充电。
-
粒子物理学离不开人工智能
这么海量的数据,给存储和分析带来了极大难题。幸运的是,粒子物理学家不必自己处理所有这些数据。他们与一种称为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AI)携手合作,来处理这些数据。
-
机器传奇:全球13位科学家和他们的机器人“孩子”
下面的这些科学家是机器人领域的开创者,也是机器人技术商业应用的重要实践者。他们发明的机器人或者把现代工业带到了自动化时代,或者推动了太空探索的步伐,或者为人们的家居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
镁伽机器人:用自动化设备助力生命科学家
生命科学实验的复杂度非常高,一点点变化,甚至常人注意不到的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生命科学行业操作的标准化和自动化,需求很迫切。
-
如何教育AI这个全球科学家共同的小孩?
积极采用 AI 的公司利润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某些特定的行业,如医疗健康、金融等,利润率甚至高出 15% - 20%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AI 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效能有多大。
-
机器心理学家:未来唯一不会被AI取代的职业
在实际工作中,机器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状况——这也是“机器人心理学家”的职责所在:有趣的是,她要做的并非排除“机器故障”,而是要理解和解决机器人的“心理问题”。
-
未来学家:最快15年机器人数量将超人类
如今机器人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利用。一位“未来学家”皮尔森博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预言,到2048年,机器人数量将达到94亿,超过人类的数量。如果相关市场得到发展,最快在15年后,机器人的数量就会超过人类。
-
瑞士科学家研发飞行夹克 用户可以像鸟一样任意飞翔
近日,瑞士洛桑大学的科学家研发了一套特殊的飞行夹克,当用户穿上它,戴上VR头盔后,就可以像鸟一样任意飞翔,俯瞰全景。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