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或难产 自动化转型难
据郑州富士康一位工作人员介绍,“100万台机器人”始于2011年,而公司推行机器人计划则是与公司饱受社会舆论指责有关。
事实上,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多次遭到环保组织、劳工组织调查,称其污染环境,甚至导致劳工“过劳死”;而富士康多地工厂发生过的员工跳楼、厂房爆炸等事件更是让其背负了“血汗工厂”的名声。
为此,自2011年开始,郭台铭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将用机器人代替部分工人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
按照郭台铭的设想,这些机器人将会取代人工完成那些简单、机械式劳动。
“富士康多数的生产线存在危险或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情况。”一位不愿具名的富士康员工告诉记者,“产品机壳抛光产生的粉尘对人体会造成一定伤害以及机壳型加工时,需要用到化学制剂进行清洗,这种化学制剂的味道也不怎么好闻。”
“类似于这些对人体不好的工序,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是大势所趋。国外很多自动化流水线刚开始都是从这些起步。”供职于国内一家知名电脑公司负责研发机器人的孔姓软件工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而更重要的是,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可以节约生产成本。作为代工企业,劳工问题始终是富士康的一大难题。
“首先,机器人速度更快、产能更高。其次,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需要伙食、住宿。虽然,机器人前期投入成本会很高,但是长远的看,仍然比人工的生产成本低。”
根据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的财务报表显示,当前鸿海精密约40%的营收来自苹果公司。
然而,随着苹果公司在2013年第四季度宣称将增加两家代工厂商以及国内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无疑,如何维持营收增长成为鸿海精密的压力。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