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逼出来的变革
对于东莞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城市而言,“机器换人”已经让不少企业尝到了“机器红利”的甜头。
1769年,瓦特发明改良型蒸汽机,人类真正进入到“机器时代”。245年后,电力代替了蒸汽,机械设备生产效率和精密程度提高了若干个数量级,但“机器时代”的本质没变——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劳动。
对于东莞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城市而言,“机器换人”已经让不少企业尝到了“机器红利”的甜头。
在位于东莞长安镇的矩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能看到工人是件“稀罕事”。公司副总经理蒋仕元说,机器人生产的模具和产品精度非常高,许多公司请矩升帮忙加工模具。目前,工厂三分之一的模具都是帮同行加工的。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在东莞已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中,有49%的企业节省生产人员10%以上,20%的企业节省生产人员30%以上。
逼出来的“机器换人”
根据智通人才连锁集团数据研究中心对东莞近800家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七成企业认为2014年的招聘难度比2013年大,近六成企业的招聘是针对人才流失进行补员。
这项调研涉及电子信息、电气及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品、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制造类行业,这基本囊括了东莞制造业的核心。
另外,东莞相关部门的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东莞经备案的335个工业、商贸流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改造项目中,有260个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生产线或生产技术自动化升级改造,预算投资额累计71.0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1.83亿元,占全市335个项目的投资比例分别为77.42%和77.18%。该批项目中,通过“机器换人”进行减员提效的有83个,项目总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5.82亿元、14.86亿元。
有专家认为,除了减员提效,推动“机器换人”的另一个动力是国外市场环境的变化。随着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兴起,提高产品质量成为拉开与竞争对手距离的主要手段。“机器换人”能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与生产稳定性、标准化程度,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贡献率。
东莞拓斯普达机械科技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说,从公司近年的客户名单看,东莞的企业成为主流,这是因为东莞的家具、制鞋、玩具、电子信息等主要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机器换人”的要求更迫切。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