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一周要闻汇总(10.13-10.18)
沈阳造机器人完成北极冰下科考
这台机器人的名字很洋气——“北极ARV”,它工作的地方很冷僻——北冰洋的冰下。“北极ARV”的中文名叫“北极冰下自主/遥控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今年夏天,“北极ARV”和它的“监护人”中国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曾俊宝博士,一起随“雪龙”号参加了我国第六次北极科考任务。昨日,返航的“北极ARV”首次亮相。
“北极ARV”体重约180公斤,外形上长1.07米、宽0.65米、高0.92米,在水中呈微负浮力,设计最大潜深100米,作业半径3公里。别看“北极ARV”体重大,但却是潜水高手,在水里它能完成上升下潜、前进后退、侧移及转艏等四个自由度的运动。通过事先设定程序,它能实现在海冰下自主运行,仅通过一条光缆与控制台连接。
同时,“北极ARV”北极作业的过程中,携带“水下摄像头”、“光通量测量仪”、“温盐深测量仪”等设备,用于录制海冰底部形态视频、测量海冰等。
据介绍,这款科考机器人在2008年问世后陆续参加了我国第三、四次北极科考。
不过当时的“北极ARV”比现在重了一倍,在北极为了把这个大家伙送下冰面,科考人员花了三天的时间才在北极冰面上开凿一个冰洞。这次再赴北极,研究人员特意对其进行了改造,将其体积和重量均减少一半,并在棋盘山水库进行湖上试验。改造之后的“北极ARV”,在北极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成功入水。
“从7月11日出发到9月24日返回,这次科考共历时76天。”昨日,曾俊宝讲述了赴北极科考的生活。
在北极科考,最大威胁来自北极熊。北极冰站作业期间有人轮流组成“防熊队”,负责在冰上瞭望和预警,此外在作业地点附近还有“苹果屋”,一旦遇到北极熊可以临时进入躲避,“防熊队”用直升机驱赶。在科考期间,曾俊宝虽然曾三次见到北极熊,但都在船上,并没有遇到险情。
据悉,雪龙船所到达的最北点是位于北纬81度的冰站。
在这里,操作人员将集装箱作为操控“北极ARV”的冰面控制间,每工作六小时更换电池,共累计航行9公里。这次作业,机器人首次获得了雪龙船从船头至船尾的完整冰下视频资料。还拍摄到北极冰下的多种浮游生物。据介绍,通过水下机器人观测,可连续测量出海冰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变化,以此计算出太阳辐射对该纬度北极海冰融化的贡献。另外,通过水下机器人测量得到的冰厚图可以定量地反映出冰底的粗糙度,分析出海水对冰的影响等。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1日免费预约>> 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 1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2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3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4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5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6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7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8 谁将成为行业榜样?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邀您参与!
- 9 【展商推荐】因时机器人:专注于微型精密运动部件研发制造和伺服控制技术突破创新
- 10 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火热进行中!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