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协作型机器人能否弯道超车?
协作型机器人成风口
机器人本身就是一个明星产业,随着技术的发展,产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那么,谁是机器人领域下一个风口呢?在会上,记者找到了答案,那便是协作型机器人。
协作型机器人又名人机协同作业机器人,旨在引导或辅助人类实现特定作业任务,在降低人类劳动负担的同时还能够感知人类的偏差操作并及时纠正。其柔性化程度更高,相比传统汽车中产业应用的体型大、重型的机器人,协作型机器人具备工序轻量化、小型化、精细化的特点,能够满足未来消费电子产业对机器人的供应需求和要求;另外,人机协作机器人提升了感知能力,可以通过被示范训练来学习执行各类任务,可对其程序和算法进行编程,并进行可视化操作,为开拓新应用领域打下必要基础。
协作型机器人目前正处于市场推广阶段,未来此类机器人将主要适用于增长快速的电子行业,满足其柔性化、灵活性、高精度的作业要求。美国著名协作型机器人制造商Rethink Robotics中国区市场经理刘光荣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该公司产品Baxter和Sawyer的销量超出了预期。Rethink Robotics也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尤其是迅猛发展的3C电子制造领域。
记者了解到,目前研发协作型机器人的企业分成三类:一是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例如丹麦Universal Robots的UR系列机器人和美国Rethink Robotics的Baxter和Sawyer协作机器人;二是传统工业机器人巨头,比如ABB的YuMi协作机器人和库卡的LB Riiwa智能工业工作助理等;三是互联网企业,比如谷歌、亚马逊等,这些类型企业大都具备核心技术、大量业内资源、以及资本运作等优势。
中国企业看到超车机会
记者了解到,协作型机器人体现了机器人发展最新趋势:小型、轻量化、高度集成等,不但更能适应业内对机器人柔性化和感知能力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而且把人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机器人的力量、耐久性和动作的准确性结合起来,为生产装配环节带来模式创新,这让中国的企业看到了“摆脱跟随者角色”的机遇。
北理工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黄远灿表示,国外巨头在核心零部件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技术,具有垄断地位,我们处于追赶者的角色,占领制高点难度较大。从投资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换个思维去思考,如何去弯道超车,我们需要看到行业的新兴领域。例如,机器人在汽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和成熟,但是在电子行业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对人机协作的需求更高。
另外,未来工业4.0时代,智慧工厂里的生产线柔性化程度更高,机器人需要与人协同共享一个工作空间,因此,人机协作机器人有望成为机器人领域下一个增长点,我国企业需要好好把握。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 1 安森美:AMR移动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平地高楼起
- 2 非夕科技亮相ITES:表面处理、装配测试、视觉伺服......自适应机器人带来智造新范式
- 3 重磅 | “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入围名单揭晓!
- 4 大咖齐聚,智启新篇 |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圆满收官!
- 5 齐聚鹏城,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与您相约四月!
- 6 高光时刻!“维科杯·OFweek 2024 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获奖榜单发布
- 7 蓝点触控闪耀2025深圳工业展力控技术赋能智能未来
- 8 iEi威强电荣获OFweek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卓越供应商奖,彰显智造硬实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