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谭建荣院士:发展机器人,必须要从基础研究做起

当前,中国经济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继德国提出“工业4.0”之后,“中国制造2025”战略随即横空出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变革正悄然来临。

工业机器人一向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自2013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与此同时,服务机器人产业也实现了稳步地发展。

然而,在中国机器人市场突飞猛进的背后,国内机器人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如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却是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现如今,国内工业机器人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被外企“四大家族”瓜分,国产机器人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不得不说,机器人核心技术瓶颈已经成为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最大短板之一。

如何尽快突破中国机器人关键技术发展的瓶颈,成为当下国产机器人企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近日举办的“2017(第七届)中国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期间,OFweek机器人网编辑有幸采访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先生。访谈中,谭院士直陈中国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痛点,并分享了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行业经验,为机器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

谭建荣院士(图)

基础研究是根本

一直以来,中国国内的机器人市场的核心技术被外资品牌强势垄断着,国产品牌发展相对缓慢。对此,谭建荣院士语重心长地表示,机器人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必须要从基础研究开始,就像一栋高楼大厦需要从地基的建设开始一样。

他指出,机器人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领域,其有五大关键技术,即伺服电机 、减速器、运动关节、控制器以及执行器,而目前中国机器人最需要突破的领域也就在这五大关键技术之上。

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谭建荣看来,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对基础技术的研究缺失。他认为,在这方面中国国内企业必须要先练好内功。而要练好内功,就必须从基础研究开始,将机器人的结构学、动力学、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理论研究深入,才能真正形成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所以,国内机器人企业的真正崛起还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工业机器人引领“智造”

现如今,机器人产业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在谈到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异同之处时,谭建荣对OFweek机器人网编辑表示,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主要是阶段性、过程、技术三个方面存在不同。但是,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核心都是智能制造,即以机器人应用与3D打印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在新一轮的工业变革中,工业机器人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9万台,约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谭建荣认为,工业机器人将在新一轮的工业变革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变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工业机器人将在工业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有规律操作的领域,工业机器人将会在这些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机器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