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放个微型机器人 让细胞“指哪打哪”

为此,“子弹”由3部分组成,包括硝基咪唑、纳米材料制成的药物递送载体以及放射性同位素铼188。

外力的轰击帮助“子弹”空降在肿瘤发生点周围,药物中的硝基咪唑由于能主动扩散透过还原能力强的肿瘤乏氧细胞脂膜,因此能精准定位,在锚定目标后,由聚赖氨酸树形分子制作而成的纳米载体将“狙杀目标”固定,让肿瘤细胞不断地摄取铼188和硝基咪唑。纳米枪技术,已经获得国际PCT全球授权,并被法国癌症中心命为癌症治疗最具革命性专利技术。

另一个让人叫绝的设计来自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学家们用DNA折纸技术创造了一个“自动炸弹”,只在肿瘤周边爆炸。

资料显示,随着DNA纳米技术的发展,DNA可用作折叠构型。由一个扁平的矩形DNA折纸板搭载四个凝血酶分子构成的“炸弹”,未爆炸前被卷成空心管,将凝血酶分子包裹在管内,并由只能识别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上高表达核仁素的固定链DNA片段捆绑,只在到达肿瘤周边时,固定链由于结合了核仁素而展开,“炸弹”也随即引爆,爆出凝血酶分子,在为肿瘤组织供血的血管中形成巨大血栓,杀死肿瘤。

此外,通过光敏剂与光“里应外合”的光动力治疗仪,利用光源激发光敏剂产生大量的单态氧并同时释放出荧光,杀死在体内作恶的细胞,正在不断完善和临床应用中。而利用超声将负载免疫相关基因或抗原的微泡递送到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中,将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

用于临床,还需解决金属毒性等挑战

“微型机器人有它独有的优势,无需特异性结合位点,是一种‘通用’的细胞运载技术。”杨光华表示,它拥有很大的潜力,但要到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索解决机器人移除和镍钛毒性的问题。

据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一篇题为《镍及镍钛合金的致癌机制》的论文显示,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包括给动物吸入、气管内滴入、各种部位注入镍的化合物等手段,均成功诱发出恶性肿瘤。虽然机制并不清晰,但证据表明和自由基产生有关。

此次3D打印成型的微型机器人,为了增加磁性和生物相容性,在其表面覆盖了镍和钛。论文显示尽管钛镍合金有较强的耐腐蚀和耐磨损性,然而,腐蚀会不同程度存在,其结果是增加了镍的析出,长期存在势必致癌。

“将其用于临床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在安全性评价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杨光华表示,“进得去、出得来”是能够避免对机体产生损害的一种方法。例如,纳米枪“子弹”中的载体物质使用了可自行降解的纳米材质以解决这一问题。

此外,为了证明在血管中的操控是可行的,研究团队还用微流控芯片模拟出了较为复杂的血管结构,证明微型机器人能在这样的系统中定向运输细胞。然而真正的人体内环境与模拟环境差异有多大,还不得而知。在一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有院士表示,在人体血液流动时可能存在未被探明的振动等现象。微型机器人在“演习”中的表现是否能与“实战”中一致,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在体内真实的环境中,微型机器人或许要面临超乎想象的严峻挑战。

“控制微型机器人运动的磁力是很微弱的,而人体内血压却是巨大的,因此,要精准、有效运作机器人才能使其达成医用的严苛标准,这是一个挑战。”杨光华表示,临床应用要求效果稳定、安全性高,要“达标”可能需要进行涉及到流体运动模型等交叉学科的深入研究。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机器人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