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市场“坏死”,活路在哪里?
现如今,家中老弱病患无人照顾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由此衍生出的保姆、月嫂等行业月入万元也因此成为常态。数据显示,相较于2016年,2017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17.3%,上升了0.6%;同时出生人口减少63万。
显然,“让机器来帮人们做事”这样的需求愈来愈强烈。
对于业内人士或者投资人,这里是潜在的万亿级市场:有多少老弱病患,就有多少机器人。于是消费级服务机器人就带着“照顾人”的使命诞生了。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估计,到2023年,消费级机器人市场价值将达到150亿美元左右,而2018年仅约为54亿美元。
“作为投资人,我看好的未来两大方向就是,消费级机器人、机器视觉与机械臂的结合应用。”国富投资副总裁苏亮在公开场合给出了自己作为投资人的视角。
终于,人类还是一步一步迈入科幻电影里的世界了。
然而,尽管人工智能大热、服务机器人雨后春笋般冒出,产品与人类的需求“不匹配”却是当下不争的事实。
中国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发展的困境在哪里?
·用户信心和体验被“投机者”伤害
2017年,与其说消费级机器人的困境在于整个市场没有被完全培育起来,不如说是C端市场用户对服务机器人的认知不准确,以至于对现有机器人产品还存有盲目否定的情况。那么2018年,经过了一年的市场熏陶,已经有众多消费者对机器人的态度有所转变。
年初,汉威士集团的消费者调查显示,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中国消费者对机器人持开放态度。这似乎预示着2018年将是机器和人类全面融合的元年。但事实上,行业内众多从业者却忧虑重重。
“消费级机器人市场需要被培育,这是一个引导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现在国内C端机器人市场迟迟打不开,主要原因在于现在很多‘投机者’将市场做砸了,让愿意尝试的用户体验并不好。”某消费级机器人公司CEO陈总表示。
·产品形态划分模糊,技术和规范发展不成熟
摒弃消费升级等外在限制,回归到产业逻辑本身,产品形态划分模糊、技术和规范发展不成熟既是现状,亦是限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发展,消费级机器人领域已逐渐有所细分,但在照看老人和小孩这两个应用场景之间,业内对这两类机器人的产品形态都还尚在探索阶段,也未有明确划分。
当然,不仅应用层未开发完全,技术层面上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