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级无人机 现在和未来可能都不会有垄断者出现
“未来会想要做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吗?”
“不想,除非大疆不干了。”
自去年一片红海之后,面对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创业者们别说干上一干,连想他们都懒得再想。再来,观察近几年来全球无人机的融资情况,会发现无人机领域的融资在2015年达到顶峰。同时,自2015年后,无人机的融资开始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对于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大家已经思考很久。产品升级、转换市场,创业者们很自然地从扎堆消费级无人机过渡到了深耕工业级无人机。走到工业级无人机的面前,大家才猛地惊醒,原来这里才是蓝海。近一两年,北斗+众创空间落地西安、李开复投资鳍源科技水下无人机、海尔投资GDU普宙无人机、柳枝行动提供20万补贴(无偿不占股)支持鲲鹏智汇无人机等动作不断,在这片新蓝海上,无人机又该如何航行?
还在考虑降低成本的人都错了
做工业级无人机的人首先就得不害怕花钱。知道工业级无人机与消费级无人机二者的本质区别吗?
消费级无人机最看重的是用户他们玩得开不开心,而工业级无人机的重点则在于到底怎么才能提高企业和单位的工作效率。因此,如果把一个同样的问题,“在无人机领域,过硬的技术和轻便的体验哪一个应该放在产品开发的前面?”分别拿去问身处两个不同无人机市场的从业人员,那么我们会得出两份截然不同的答案。尽管两者都很重要,但是工业级无人机一定会把过硬的技术放在第一位。只要技术到位,成本什么都是次要的。而这完全是由工业级无人机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以及它背后的用户性质所共同决定。
而既然工业级无人机的成本降不得,何不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制产品呢?现在的各行各业都在讲究“定制化”的思路,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各行各业都能与“定制化”基因合拍。那么,回到工业级无人机的行业里,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定制化?智能相对论行业分析师杨苏颖走访几家无人机企业后发现这三件事最为关键。
要揽这个“瓷器活”,先要有个“金刚钻”
几乎所有的工业场景对无人机的避障功能、对环境感知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以电力巡检为例,需要无人机有效避开塔线,而安防则需无人机具备精确的识别及追踪能力,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因此,想要进入工业级无人机领域是有壁垒的。面对如此严苛的技术要求,中国现在能够满足要求的技术团队并不算多。但如果是之前有过相关从业背景的团队进入市场创业就能体现出优势,比如曾经从事航天飞行器研究的杨建军建立的零度智控、国防科技大学研究背景出身的无人机公司鲲鹏智汇、以及曾任职大疆创新卢致辉创立的科比特航空等等,他们的技术往往有较高成熟度上的保证,也在无人机领域拥有不少核心优势,并取得了不少专利。比如科比特专注多旋翼无人机多年,零度智能一向在智能控制的精度方面严格把关,增稳精度高达±0.02°,鲲鹏智汇则在高原环境的应用有着核心优势,其中包括7级抗风等级,以及4500米的起飞高度等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高中低全覆盖的产品线绝对是必要条件
通常我们所说的“定制化”其实等同于说这家公司是一家全能型公司。因为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不同需求就对应不同定位的产品。所以,如果工业级无人机想要做到定制化,首先必须完全覆盖工业级市场当中所涉及的高中低端三类产品,能够拥有一条完整的产品线是满足用户定制需求的必要条件。民航管理条例规定,无人机起飞重量在7kg以下含7kg的无人机无需飞行执照,因此一条完整的产品线必须包含7kg以下和7kg以上的无人机。目前,零度智控工业级整机有2款,ZT-3V和ZT-30V起飞重量分别是8.1kg、22kg,均在7kg以上;鲲鹏智汇目前有4款左右的工业级无人机,KP-07、KP-15、KP-25、KP-50起飞重量分别是7kg、14kg、24kg、28kg,覆盖高中低端三类水平的无人机。
面对痛点,不要“寻找”,而要“创造”
另外,目前限制工业级无人机大规模应用的重点:“仍然是已经找到的痛点还不够痛”,这个行业里相关从业人员说到。非刚需是现在工业级无人机要走出大门的一个难题。但是,需求从来都不是找出来,而是创造出来的。就像触屏手机曾经它也不是刚需,但是发展到现在几乎市面上所有的手机都以触屏形式存在。所以,在一个特定的应用场景当中,我们现在需要创造一个最痛的痛点,只有有了这样的痛点,这个场景才会用非定制化的无人机不可。
回到工业级无人机产品本身,目前市场上对其的评价还是高低不一。工业级作业的难度,对无人机本身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智能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无人机也开始承担起了智能化作业的重任。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6月13日立即参评 >>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1日免费预约>> OFweek 2025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 1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2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3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4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5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6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7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8 谁将成为行业榜样?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行业年度评选邀您参与!
- 9 【展商推荐】因时机器人:专注于微型精密运动部件研发制造和伺服控制技术突破创新
- 10 维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届)人工智能行业年度评选火热进行中!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