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重回战场,这次它想在两轮自动驾驶领域搞点大事?
风雨前夕的单车出行市场与接盘侠Uber
那么Uber到底为什么要推出这样一项蜜汁业务呢?
其实从去年年中开始,Uber就已经开始布局单车和电动滑板业务了。
在去年一年中,Uber收购了一家名为JUMP的电动滑板、电动单车(单车)分时租赁创业公司,并与另一家创业企业Lime进行合作,开始在包括旧金山、纽约、DC等等美国城市开展相关业务。
但和共享单车一样,共享电动滑板、电单车同样面临着盈利困难的问题。在美国共享电动滑板的平均价格大约在1美元起步+每分钟0.15美元,共享电动车虽然稍贵一些,但是结合硬件成本和折旧费用,仍然是入不敷出。
和中国不同的是,同样承担密集的人工运营成本和后期维护,在高昂的劳动力费用下欧美共享滑板和电单车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更大。尤其中国东莞、深圳承担了大量电单车和电滑板产能,在中美关系诡谲变化的2018年,这些创业公司的供应链甚至一度中断。在未来,电单车和电滑板的硬件成本显然会大幅度提升。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个坏消息。
对于卖身给Uber的JUMP来说,已然在风暴来临前“成功上岸”,但对于Uber来说,无异于为了完成出行生态布局而拿下一块烫手的山芋。
在IPO之前,吞下滚烫的山芋
只是如今对于Uber来说,已经到了再怎么怕烫,也要将这块山芋囫囵吞下的时候。
过去一年Uber之所以在自动驾驶上拼命挣扎,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已经看到,网约车很难成为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只要有平台带资入局,愿意为乘客和司机让利,就可能将其他玩家拖入价格战的泥潭之中。
加上网约车与本土生态的紧密关系,Uber的全球化路线也并不顺利。除了在欧美市场与后来者Lyft短兵相接以外,东南亚市场干不过Grab,印度市场有软银支持的Ola,就连中东市场都有新崛起的Careem。
Uber非常清楚的地知道,只有依靠技术才建起水坝,拦住自己疯狂流失的市场份额。
而自动驾驶就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以自动驾驶发展状况来看,固定路线的定点接驳必然会先自由驾驶一步落地。这时Uber这样的出行运营商就可以凭借自己的用户体量和对城市出行需求的熟悉来消化技术并且进行变现。不管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对于技术研发成本的覆盖,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都属于“自动驾驶技术变现样版”这样非常吸引人的故事,对于尚未IPO的Uber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只可惜Uber自己太不争气,对于自动驾驶测试激进态度和几次失败,加上和Waymo的糟心官司,已经让行业和资本市场对其丧失了信心。
在去年10月刚刚拿到丰田融资时,Uber的估值一度曾经达到1200亿美元,而在最近Uber的估值已经跌到了不足900亿美元。足足四分之一的估值被挤泡沫,让人很难将责任都归咎于股市颓靡之上。
相传本来Uber准备在1月份冲击IPO,但因美国政府停摆而被拖延了进程。其实这段时间,也恰好给了Uber再讲一个新故事的机会。
这一次Uber讲出了一个“技术赋能单车出行”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的成立程度接近于在艺考现场展示超人的跳远技术,却也是今天Uber所能拿出的最好的剧本了。
可我们也都见过那些只善于讲故事的企业的下场,Uber是否会步其后尘,还要看前线业务上能否承受的住下一次冲击。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