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G深度解析——语音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已成为人与机器通过自然语言交互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从语音识别的原理以及语音识别算法的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语音识别的方案及详细设计过程。
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交流方式,在数千年历史中得到持续传承。近年来,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语音识别技术是如何让机器“听懂”人类语言?本文将为大家从语音前端处理、基于统计学语音识别和基于深度学习语音识别等方面阐述语音识别的原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机器的依赖已经达到一个极高的程度。语音识别技术使得人与机器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成为可能。最常见的情形是通过语音控制房间灯光、空调温度和电视的相关操作等。并且,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汽车、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带动智能语音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全球智能语音市场规模将达到141.1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在全球智能语音市场占比情况中,各巨头市场占有率由大到小依次为:Nuance、谷歌、苹果、微软和科大讯飞等。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语音识别的本质就是将语音序列转换为文本序列,其常用的系统框架如下:
接下来对语音识别相关技术进行介绍,为了便于整体理解,首先,介绍语音前端信号处理的相关技术,然后,解释语音识别基本原理,并展开到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的叙述,最后,展示我司当前研发的离线语音识别demo。
1前端信号处理
前端的信号处理是对原始语音信号进行的相关处理,使得处理后的信号更能代表语音的本质特征,相关技术点如下表所述:
1、语音活动检测
语音活动检测(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VAD)用于检测出语音信号的起始位置,分离出语音段和非语音(静音或噪声)段。VAD算法大致分为三类:基于阈值的VAD、基于分类器的VAD和基于模型的VAD。
基于阈值的VAD是通过提取时域(短时能量、短时过零率等)或频域(MFCC、谱熵等)特征,通过合理的设置门限,达到区分语音和非语音的目的;
基于分类的VAD是将语音活动检测作为(语音和非语音)二分类,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训练分类器,达到语音活动检测的目的;
基于模型的VAD是构建一套完整的语音识别模型用于区分语音段和非语音段,考虑到实时性的要求,并未得到实际的应用。
2、降噪
在生活环境中通常会存在例如空调、风扇等各种噪声,降噪算法目的在于降低环境中存在的噪声,提高信噪比,进一步提升识别效果。
常用降噪算法包括自适应LMS和维纳滤波等。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独家深度】2025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调研
- 2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3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4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5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6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7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8 纤尘不染|新时达众为兴洁净型SCARA机器人新品重磅发布
- 9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10 智同科技举行总部基地奠基仪式:以匠心筑基,与时代同行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