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社招俊健:做消费级机器人 首先需要打动自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打磨产品,工匠社在发展战略中还存在另外两条路线,分别是赛事和IP。
赛事方面,除了自己主办全球GANKER机器人擂台赛、GANKER机器人涂装大赛等,工匠社也参与了一些世界级的机器人赛事。对于赛事,招俊健更愿意将之理解为“体验”,“公司需要为产品打造服务和体验,我们通过赛事首先服务已购买工匠社产品的消费者,再通过他们进行二次传播,从而在不消耗太多资源的前提下扩大品牌和产品的覆盖群体范围。”
与此同时,出于同样的目的,工匠社也正在加快推进产品的IP化。借助于腾讯、光控众盈资本等投资方的优势,工匠社持续在动画、漫画、小说等方面投入精力,以打造属于工匠社的机器人文化。
接受质疑,但不接受全盘否认
看过机器人比赛的都知道,为了赢得比赛,对战方需要让自己的变强,于机器人而言,这涉及到编程和DIY。
就目前机器人市场来看,尤其是那些具备娱乐或教育功能的机器人,“编程”已经成为了一个战略必备功能。不过,针对这一功能,市场上也存在一些质疑,在部分消费者看来,所谓的具备编程功能的机器人多只是披着鲜亮“编程”外衣的玩具,这一功能并不存在实际意义。
面对质疑,招俊健明确表示:“我们接受质疑者的建议,但是并不会回答他们的否定。”在他看来,“世界上所有的创业项目都是‘无中生有’的,然后创业者再将之做的更为合理,最终实现价值。”
目前的体现形式上,孩童等群体进行编程时,多是将几个可视化指令框进行排布和拼接,在一些家长眼中,这种编程教育的意义似乎并不大。
针对这个问题,招俊健表示,编程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体验过程是具备独特性的。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需要通过拖拽式图形编程块重新构造一个“控制器”,而非使用官方预设的控制系统,使用者能够更好的得到逻辑思维训练,以及了解机器人运行的原理。
“编程是否能真正实现它本身的意义,这也是后面需要不断进行完善的。”他表示,“因为有质疑,才会有不同的idea,这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是完全的否定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每一家公司都需要一个开拓的过程。”
最后
目前,工匠社已经在去年完成了近亿元的B轮融资,现有投资方中也不乏腾讯等实力雄厚的资本。
从一个消费级机器人创业者的角度出发,招俊健对于机器人融资有着自己的一套心得。不同于面向B端的功能性机器人等,他认为从事消费机机器人创业首先得过自己的那一关。
具体说来,“只有先打动自己,其次才能打动消费者,最后打动的才是投资者。这个时候,投资人的投资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过程,只是提供一个速推的力量。如果产品连自己都不能打动,融资再多、再快也是没有用的。”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推荐专题
- 1 【独家深度】2025年中国机器人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调研
- 2 人形机器人革命,NVIDIA如何破局?
- 3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电子版限免下载!
- 4 用信步工控主板,当行业冠军,“天工”机器人马拉松夺冠!
- 5 信步科技发布具身智能开发平台HB03,实现机器人“大、小脑融合”
- 6 MOONLIGHT 玄晖成为全球首款获得 CE+ETL双认证的力控型并联机器人
- 7 【展商推荐】意优科技: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研发与生产
- 8 纤尘不染|新时达众为兴洁净型SCARA机器人新品重磅发布
- 9 MiR 发布最新电子书,揭示AMR 革新医院物流全流程
- 10 智同科技举行总部基地奠基仪式:以匠心筑基,与时代同行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