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六一无人机竟出台过这么多政策!
六一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狂欢,同时对于无人机来说也是十分特殊的一个日子。
毕竟进入六月,伴随着天气的日渐炎热,不管是植保、巡检还是安防、航拍,无人机的应用都会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为强化无人机监管和规范无人机应用,在此期间国家与地方都会出台各种无人机政策或规定,这就使得六一成为了无人机政策出台的重要日子。
那么截至目前,都有哪些政策在六一当天推出或实施了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盘点一下!
2017年6月1日:无人机开启“实名制”管理
2017年5月16日,民航局空管办副主任在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民航局已经初步完成了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将于5月18日上线运行。
与此同时,民航部门还在积极建立无人机实名登记数据共享和查询制度,实现与无人机运行云平台的实时交联。为保证机场及周边飞行安全,加强对无人机的管理,民航局也将发布民用机场保护范围数据。
此外从6月1日起,我国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2018年6月1日:植保无人机步入标准化时代
2018年5月17日,全国农机标委会农机化分会发布通知,中国第一个农业无人机行业标准,《植保无人飞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将在2018年6月1日起实施。这份编号为NY/T 3213-2018的农业无人机行业标准,是首份国字头的权威文件。
据悉,该标准主要涉及植保无人飞机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针对植保作业常见的高温高湿环境;作业喷幅精确对接需求;以及作业喷雾量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做出了详细规范和强调,让植保无人机从此告别无标准时代。
2018年6月1日:民用无人机使用迎来新规定
2018年,“黑飞”、“走私”等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使用,中国民用航空局于2018年3月21号发布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并表示自6月1日起生效。
据悉,在新规定下无人机需要满足四大条件:其一是必须实名登记;其二是必须熟知飞行法则;其三是必须遵守限高飞行;其四是必须严禁夜间飞行。该规定的实施,严格规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准入和监管要求。
2020年6月1日:上海加强低小慢无人机管理
2020年5月18日,上海市9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强本市民用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通告,内容包括:“低慢小”航空器包含类型;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应当按照民用航空管理相关规定予以实名登记;民用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在本市的管控区域等。
全文内容共8条,其中前6条为具体规范管理措施,第7条规定违反上述6条的必要时将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第8条规定通告自2020年6月1日起实施。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