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这个梦,亿航让它触手可及!
推新品,拓渠道
淘汰消费级无人机后,亿航智能专心致志研发应用型无人机,接连在物流、游览、植保、消防等领域落地。
今年7月,亿航智能推出新产品EH216F(消防版),是世界上第一款用于高层空中灭火的大型有效载荷AAV,可实现最高可达600米的飞行高度;9月,亿航智能再次推出另一款新产品EH216L(物流版),可为各种城市和偏远地区高频的点对点空中物流应用。
不过,无人机在物流、消防等应用领域仍处于试验阶段,研制、迭代新品对亿航来说是个挑战。虽然亿航智能创始人胡华智曾表示:“亿航不是一个缺钱的公司,也不是一个烧钱的公司”,但笼络人才、研发新品、拓渠道的花费并不少。
亿航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收入成本为2900万元人民币(430万美元),同比增长84.8%。总运营费用为4420万元人民币(650万美元),较2019年第三季度的3000万元人民币增长47.3%;营业费用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为62.2%,较2019年第三季度的86.3%下降24.1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亿航还要面对来自竞争对手,大疆、极飞等企业的虎视眈眈。
亿航智能极力布局的无人机物流领域,极飞前来分羹。去年11月,极飞科技瞄准了物流无人机领域,与空中客车联合推出了Vesper,这款无人机可用于空中送外卖和快递。同样的,在消防领域大疆也早早驻足,通过空中监测,采集相关有效数据、实时传输画面为指挥决策提供助力。
据悉,大疆累计参与的全国救援案例已超过200起,与消防人员并肩作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亿航智能主打的EH216F(消防版)虽然独一无二,但是在消防领域并无经验积累,实战效果如何还不得而知。
总之,尽管亿航智能不断推新品、拓渠道,加持载人交通、空中游览、空中物流、空中消防、应急救援、医疗运输等场景,但是前有大疆后有极飞,免不了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
商业化任重道远
近年来,在亿航、大疆、极飞等企业的拓荒下,国内无人机行业保持高速增长,人们离“空中的士”越来越近。加上,国家推出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无人机企业发展引来众多资本和创业者,无人机发展如火如荼。
根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获得民用无人机经营许可的企业达7149家,比2018年新增3100家,同比增长76.56%;全行业实名登记无人机共39.2万架,比2018年新增10.7万架,同比增长37.5%。
不过,亿航主打的载人无人机,其常态化还需要一些过程,也就是说亿航全面商业化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作为新事物,市面上关于无人机相关的法律法规少之甚少,监管层面、违规违法层面的规定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虽然人们非常期待载人无人机的到来,但在无人机安全性、续航性方面还有顾虑。
总而言之,在万亿级无人机市场蓝海里,亿航智能扭亏为盈是真,但盈利并不是市场竞争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