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焊接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切割机器人 其它机器人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3个月融3亿,低空经济这么火?

资本又投出个“飞行之星”

2024,“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万亿风口显现。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解锁关键”,亦成为最受瞩目的细分赛道之一。

近日,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沃兰特”)官宣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啟赋资本领投,南山战新投、敦鸿资产跟投,老股东微光创投持续追加投资,庚辛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一家成立3年的新兴公司,从业界同侪中杀出重围,谱写3个月完成3轮亿元融资的佳话,足见低空经济有多火爆。

伴随政策利好频出、资本趋之若鹜,eVTOL正引爆一场技术革新与前景想象的新赛局。这是对万亿蓝海的竞相追逐,也是探索低空新航线的勇者之争。

政策催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发展蓝图;今年3月的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入发展“新增长引擎”。

从战略层面上看,要发展低空经济,根本在于打通低空空域,建立全新的交通运行体系。

从有序放开低空开放空域,为通用航空发展预留空间;到《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出台,增加G、W两类非管制区域,为eVTOL的试飞和商业化运营奠定上层基础,也为低空经济吹响发展号角。

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低空经济要想真正起飞,离不开eVTOL的突破和成熟。

与过去燃油飞机相比,eVTOL低噪音、低排放、低成本、零障碍起降的特点,令其成为未来城市交通解决方案的有力选择,在减少道路拥堵、缩短通勤时间、实现远郊区医疗救援等诸多场景,eVTOL都拥有显著优势。

作为连接高空和地面交通的关键纽带,eVTOL被认为是撬动万亿低空经济的关键变量,得益于国家大力推广清洁出行、鼓励新质生产力发展,近几年eVTOL产业驶入快车道。

而在国家密集出台利好政策的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加快布局eVTOL赛道。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安徽、江西、重庆、广州、武汉、贵阳、苏州等近10个省市发起设立了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规模最高超百亿,北京与深圳也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低空产业。

产业链与资本排队押注

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并且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站在全球视野,高盛则看好2025年eVTOL市场规模将达350亿美元。

广阔前景下,“蛋糕”的诱惑不言而喻。

早在2016年,Uber构想出“的飞行汽车”理念就曾引发全球关注,随后,汽车、航空巨头纷纷入场。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800家企业涌入eVTOL赛道,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都在积极布局。

在美国,硅谷密集度最高,众多科技巨头和航空制造商排队入场,Archer、Joby等新锐公司成为行业代表,而波音、空客、贝尔等老牌航空巨头也在加紧抢占市场;欧洲方面,Vertical Aerospace、Lilium等公司同样雄心勃勃。

作为后来者,中国在eVTOL领域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国内企业崛起步伐加速。仅就上海而言,就诞生了包括峰飞、时的、御风未来、沃兰特、磐拓在内的“eVTOL五小龙”。

而在资本下半场,eVTOL领域也迎来融资热潮。

2021年成立的沃兰特,至今已完成5轮融资,在今年“爆发”之前,几乎保持一年一融的高频节奏,已披露金额超4亿元。

股东阵容也十分豪华,并且呈现科技创投资本、地方产业基金共同押注的特征。

公司投资人除了有传统VC/PE机构外,还包括腾讯旗下基金微光创投、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以及自贡市财政局100%控股的自贡创新投、深圳南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100%控股的南山战新投。

各路资本的持续加注,将为eVTOL企业提供足够的研发资金,加速其产品的研制和产业化进程。

在本轮亿元级A++轮融资中,沃兰特也表示所筹资金将用于继续推动VE25 X1验证机试飞、试验,产品AC101研发与制造,加速型号发展以及开拓商用客运市场。

黑马突出重围

相较已上市的国内龙头亿航智能,沃兰特成立晚了7年,但就研发进度与产品竞争力而言,沃兰特无疑是业内一匹值得持续关注的黑马。

沃兰特航空的核心团队均来自民航系统,公司创始人兼CEO董明曾任职于航空工业、通用电气GE、罗克韦尔·柯林斯、昂际航电等全球一流航空企业,并深度参与了ARJ21、C919和CR929的飞机研制。

顶尖的研发阵容,是沃兰特在eVTOL研发上的底气。

从成立起,公司就将目光锁定了商载客运eVTOL市场,将其定位为“安全、皮实、好用”的高端产品。董明认为,商用客运市场将是低空经济早期的主要力量,企业不能单纯地只盯着技术变革,而忽视对社会创造的价值。

沃兰特航空主力产品VE25-100采用复合翼构型,起飞重量约2.5吨,设计航程200-400公里,巡航速度可达235公里/小时,是目前全球实现旋翼离地的最大、最重的载人eVTOL。

与此同时,VE25-100采用飞行员逐步过渡到全自主驾驶的架构,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的平衡。去年9月,VE25已获民航华东局型号合格证申请受理,标志着其正式进入型号审批程序。

目前,该公司已与包括南航通航、中航材救援在内的7家知名企业签约,意向订单金额超175亿元,涵盖低空观光、培训、短途运输、货运、应急救援、城市出行等6大类应用场景,实现了全方位布局。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发展迅速,但目前eVTOL离商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eVTOL想要商业化,就必须取得“三证”,而这是一个漫长而严格的过程。据悉,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只有亿航智能EH216-S三证齐全。

并且根据各家企业的路线表,想要实现大规模商业运营,最快也要到2026年,这意味着,在未来3年内,eVTOL仍将处于小规模试运行和持续优化的阶段。

总的来说,从政策、资本到技术创新,一系列利好正在积聚”临界质量”。

而低空经济的蓝海之所以如此广阔,和过去长期被忽视造成的真空有关,当时代性机遇一旦到来,必将迎来弯道超车。这个时刻何时到来?或许很快。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