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冲击?
申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邓德庚表示,未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参与物流辅助工作,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机器人摆件不那么工整、部分单据仍为手写导致无法完全数字化录入信息等。
业内普遍认为,现阶段机器人在运动层面上尚显不足,其能效比、灵活性仍远远达不到人类肌肉群协调动作的水平,十分“脆弱”。比如大多数工业机器人还是以机械手臂为主,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研发制造柔性臂的能力,导致机器人的灵敏度有限,能做的动作很少。
多功能机器人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很远,尤其在自然语义理解方面,机器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机器人将取代哪些工作?最近一则6秒写完的地震新闻引发公众关注,这位地震新闻的作者竟是国家地震台网新研发的“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大家调侃“机器人6秒写完新闻,手慢的记者恐慌了吗”之余,也引发了对机器人是否将取代记者工作的思考。
雅虎机器人写稿系统“Wordsmith”、《纽约时报》新媒体运营总监机器人“Blossom”、腾讯自动化新闻协作机器人“Dreamwriter”……事实上,机器人写新闻早已有之。
再比如,机器人还可以胜任工人、电话客服、司机、陪护人员等工作,但这些都是相对简单、标准化、流程化的工种。
对此,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认为,未来机器人更加深入辅助人类工作之时,对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人员的技术能力,去做一些机器无法做到的工作,比如新闻工作中的深度调查报道等。
专家指出,随着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多,一些人可能会失去工作,但同时一些工种会发生变化,也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那么机器人如何适应社会呢?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经提出过机器人三大定律,首要的一条就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还存在很多隐患问题。
机器人“小胖”没人操纵,自己突然跑起来,打倒了玻璃墙,砸伤旁边一位路人……去年底,深圳高交会上机器人“小胖”伤人事件引发热议。事后深圳高交会组委会发布公告表示,事故是由于展商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误将“前进键”当成“后退键”而导致。
今年7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通过视频展示他乘坐百度无人驾驶汽车的影像,并称车辆正行驶在北京五环路上。此举引发“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是否合法”等争议。随后交管部门开展了调查核实并表示,支持无人驾驶技术创新,但应当依法、安全、科学进行。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专家王飞跃认为,任何的机器技术都是双刃剑,在科技创新的同时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控制机器的能力,人类要有最终的决策权。
加强核心技术发展促进机器人深度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机器人一方面会以自动翻译、图像识别等“软件”形式服务百姓生活,另一方面也将通过集成“硬件”深入到百姓生活中,未来,人工智能会使城市生活更加智能,城市管理更加高效与便捷。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虽已为机器人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我们每万名工人中机器人的占有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减速器、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技术还主要依靠进口。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国机器人市场“重”概念创新而“轻”核心技术发展,基础设施构建仍不足。国内大量建立机器人产业园区,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发挥作用或形成产值、产能的很少。一些企业热衷于炒作概念,虽然挂名“机器人”、“智能”,技术能力却配不上名字。
王飞跃认为,要想让机器人渗透到人们生活,真正实现智能社会,一定要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建立知识库、大数据库、面向各类具体问题的智能系统等。“这不仅要有技术,还涉及整个社会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等。”
业内人士判断,深度学习将给予机器人更加强大的“大脑”,甚至能够提供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交互,未来机器人将越来越像人。专家们呼吁,要加快机器人向各领域的应用,实现人机协调、跨界融合、共创分享,营造有利于机器人发展的良好生态。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即日-0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