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难“组团”,哈佛大学机器鱼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
三种组织形态,灵活组合
目前,伯林格是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和怀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的一名博士,他所在的研究小组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给每个机器人小鱼装配上 LED 灯,并基于此开发了一套水下视觉协调系统。
这项研究中,单只机器小鱼被命名为“Bluebot”,研究人员共组装了 7 只,它们组成的系统则被称为“Blueswarm”。
图|Bluebot 的关键组件(来源:Berlinger)
Bluebot 的功能设计包括三个主要模块:
2 个摄像头可对周围环境进行 3D 感知;3 个 LED 灯作为主动信标,用于相互识别;4 个独立可控鳍片可提供 3D 空间游动。
机载鱼眼镜头相机可检测到最远 5m 相邻 Bluebot 的 LED 灯光和闪烁信号,并使用自定义算法确定其距离、方向和航向。
仅使用基于视觉的局部交互,研究人员报告了几个自组织的水下机器人集体行为示例,这些行为包括协调同步时间,空间受控分散和动态旋转运动等,最后以多种行为的组合来实现搜索任务操作。
图|Blueswarm 平台(来源:Science Robotics)
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使用非常简单的通信方式来实现,并且在位置感测或控制方面没有任何外部辅助,这成功验证了三维空间中隐式、自组织和分散协调的水下机器人集合的概念。
具体而言,这项工作大概有 3 个关键的环节需要实现:
1、跨时间的自组织。就像萤火虫通过闪烁来吸引伴侣一样,7 个 Bluebots 机器人的 LED 同时闪烁,相互之间会观察相邻同伴的闪烁情况,并在经过三轮不同步闪烁后,调整各自的闪烁周期以实现同步。
这种针对多机器人、分布式情况的“萤火虫同步算法”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 Mirollo-Strogatz 模型。
2、跨空间的自组织。有科学研究认为,一条鱼在鱼群中,距离的控制受到附近邻居的虚拟力影响,距离太近的邻居会排斥,距离太远的邻居会吸引,尽管虚拟力的确切形式仍未知。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泰科电子立即查看>> 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 1 非夕科技亮相ITES:表面处理、装配测试、视觉伺服......自适应机器人带来智造新范式
- 2 大会嘉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智能学部主任楼云江出席“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并发表演讲
- 3 重磅 | “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入围名单揭晓!
- 4 齐聚鹏城,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与您相约四月!
- 5 开年王炸!6亿订单砸向杭州具身智能大脑企业
- 6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 7 蓝点触控闪耀2025深圳工业展力控技术赋能智能未来
- 8 大咖齐聚,智启新篇 |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圆满收官!
- 9 高光时刻!“维科杯?OFweek 2024 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 获奖榜单发布
- 10 iEi威强电IMBA-AM5荣获控制产品“新质奖”,精彩亮相中国自动化+数字化产业年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