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概念股大涨
-
“股王”英伟达,投了家自动驾驶公司,金额超14亿!
3年融20亿,智卡又出了个独角兽自动驾驶寒冬已去,惊雷乍起…当地时间6月18日,加拿大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Waabi发布最新公告,官宣已在超额认购的B轮融资中筹集2亿美元(约14.5亿人民币)。据公告
英伟达 2024-06-20 -
李志飞拿下“AIGC第一股”!上市破发,资本不买AI账了?
要说当前最火热、最内卷的行业是什么?AI领域不说问鼎,但一定榜上有名。在各路“八仙过海”的狂飙突进中,一支备受“国家队”青睐的南京AI独角兽拼杀入场,率先拿下“AIGC第一股”。AIGC第一股,上市破
-
连番终止!两家机器人企业A股IPO闯关折戟
集体刹车,这样艰难?4月,两家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伟本智能机电(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本智能”)、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锐思”),接连撤回IPO申请材料,终止创业板上市计划
-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交卷:赚得多了,亏得也更多了
人形机器人的未竟之路3月28日,曾以一己之力拉动概念股大盘、两天暴涨200%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9880.HK)交出上市后首份答卷。优必选2023年度业绩报告发布后,截至3月28日收盘(发稿日复活节休市),股价为226.20港元,同比上涨17.57%,总市值达945.84亿港元
-
“核工业机器人第一股”发业绩预告,2023年净利润或降7成
1月13日,“核工业机器人第一股”景业智能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在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37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减少8462.44万元,同比下降69.58%;报告期内扣非净利润约为180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121.42万元,同比下降81.86%
-
-
-
3年亏近10亿,港交所“AI+机器人”第一股递表冲刺IPO
11月30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QuantumPharm Inc.(“晶泰科技”)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是新规颁布以来,在黑芝麻智能后第二家以18C规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科技企业。晶泰科技成立于20
-
-
“水下大疆”奔赴IPO,水下机器人第一股来了?
引言:天空太拥挤,水下机器人的故事该怎么讲?蓝色的梦,源自对未知的追逐。2016年“千机大战”,大疆一枝独秀,独占鳌头。当风起云涌的数智浪潮席卷大地,蕴含无限可能的水下百亿蓝海,则略显沉寂,尚候更多资
-
-
机器人上岗种树?新概念植树机器人或将拯救濒危森林
“植树造林,绿满人间”这句谚语看来将要由自动植树机器人来实现。树木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显著的关键作用——无论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提供遮荫,作为鸟类家族的家园,还是循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由于人们的剥削性伐木行为森林正在减少,荒漠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使草原和灌木丛变得更加干旱
-
多家上市企业加入“机器人”概念,是行业大热还是磨刀霍霍向韭菜?
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披露,最近,多家上市公司新增“机器人”概念,仅8月16日,超过十所企业完成新增,新增原因普遍为公司有业务与机器人相关,也意味着机器人概念成为市场较为看到的一股力量。什么是概念股?股市热点炒作,往往都是从概念开始的
-
盈利超3.5亿,双环传动交出最好半年报,减速器业务带头大涨
近日,双环传动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预计达3.50至3.70亿元,同比增长39.5%至47.5%;扣非归母净利预计3.22至3.42亿元,同比增长39.1%至47.7%,业绩超过预期。
-
后浪“具身智能”来袭,机器人概念股持续冲高!
距离AI上一个浪潮AIGC刚刚过去不到一个月,又一个大浪潮袭来,英伟达日前发布了一个多模态具身人工智能系统Nvidia VIMA,而同日的特斯拉也发布了最新的“擎天柱”机器人,一款具身智能的现实产品,而上个月刚刚在大模型上有所动作的微软、谷歌、阿里等也相继让大家看到了他们入局具身智能的计划
具身智能 2023-05-22 -
“智能工厂制造”第一股来了!首日一度暴涨300%
5月12日,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巨能股份”)正式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宁夏全面注册制改革后首家上市企业,同时也是北交所“智能工厂制造”的第一股。
-
节卡、越疆、遨博启动上市辅导,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花落谁家?
目前,节卡、越疆、遨博都先后开启了自己的上市之路,不过想要上市并非易事,最终协作机器人第一股会花落谁家,还需拭目以待,今日就在此盘点一下三家企业的发展进程,看看谁最有可能吧。
协作机器人 2023-03-09 -
优必选递表港交所,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来了!
1月31日,据港交所披露,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递表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冲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优必选 2023-02-01 -
冲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向港交所递交申请书
昨日,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研究及开发(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商业化、销售及营销
机器人 2023-02-01 -
优必选科技递交上市申请,或成「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近日,优必选科技向中国证监会递交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的申请,或最快本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一旦获得受理,优必选科技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优必选科技 2023-01-06 -
需求3年大涨113%,机床与机器人“梦幻联动”,推进国产替代
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近9万亿产值的产业,释放着巨大的国产化替代潜力。数控机床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能够为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机器人 2022-11-15 -
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大涨37%,五大领域的应用最为火爆
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额增长了37%,增长速度让人惊叹。按地区分,增长最强劲的是欧洲,占据了38%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北美,为32%,最后是亚洲,为30%。
服务机器人 2022-10-28 -
寒冬过去,ABB三季度利润大涨18%
近日,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实现订单增长强劲,销售收入增长,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创历史新高
ABB 2022-10-24 -
焊接机器人龙头解禁超40%限售股,营收利润下滑趋势难止
昨日晚间,凯尔达发布公告,将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为3170.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4276%,限售期为12个月期满后,该部分限售股将于2022年10月25日起上市流通。
-
百度带着机器人概念,杀入医药领域
前不久,百度CEO李彦宏牵头创办的百图生科举办北京中心实验室开业仪式,首次正式对外披露其基于生物计算引擎de novo设计的免疫机器人(“ImmuBot”),实现对免疫系统的精准重编程,治疗各种免疫相关疾病
百度 2022-10-10 -
工信部公布第四批“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机器人领域这几家潜力股都上榜
去年年底,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推动形成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工信部开展的第四批国家
机器人 2022-08-26 -
“机器人+”概念加持!又一企业完成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
近日,水下机器人企业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潜行创新」)完成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 ,由南山战新投领投。据「潜行创新」常务副总裁周长根透露, 此次融资后将加大投入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产业链端下沉三方面的建设
机器人 2022-08-24 -
股价大涨180%,利润暴跌214%,集成商巨头旧疾难解
报告期内,江苏北人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减少27.3%;归母净利润为亏损788.69万元,同比下降214.5%,上年同期为盈利688.81万元。
-
多方因素综合发力,机器人概念股表现抢眼
7月1日,中大力德拉升封板,创业板江苏雷利一度涨超15%,巨轮智能、振邦智能、哈工智能、新北洋等此前涨停,软控股份、亿嘉和、埃斯顿、绿的谐波、迈赫股份等涨幅居前,其中巨轮智能继续涨停,9天涨超了93%,市值增幅达38亿元
机器人概念股 2022-07-04 -
多股涨停,股价新高,机器人概念股“疯涨”势头强劲
近日,在经济相对低迷的趋势下,股市波动明显。6月21日午间,A股行情震荡走高,截至今日午盘,沪深两市股票跌多涨少,股价上涨股票2300余只;其中涨停股48只,跌停股2只。机器人概念股强势上涨但是,在整体下跌的趋势下,自动化设备、黑色家电、房地产开发、保险、机器人概念、数字货币等板块或概念大幅走高
-
石头科技:科创板“第一高价股”坠落记
出品|公司研究室文|曲奇自清洁赛道的明星股失宠了。前几年,懒人经济的风口下,石头科技从扫地机器人行业脱颖而出,公司股价曾涨至近1500元/股,还成为了科创板第一高价股。然而,自2021年6月以来,石头科技的股价已经“腰斩”,如今不足600元/股
-
近亿美元D轮融资,润迈德医疗推动“无人手术室”概念再进一步!
近日,苏州润迈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润迈德医疗”)宣布完成近亿美元D轮融资,由中国平安集团核心私募股权平台平安资本领投,国际资本Seresia Asset Management、Lighthouse Canton等跟投。
-
科沃斯前三季度营收82亿元,净利润大涨432.05%
10月29日晚,科沃斯发布了2021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科沃斯营收82.44亿元,同比增长99.0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30亿元和12.15亿元,同比增长432.05%和639.04%